猪毛漆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猪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猪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候名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膀胱寒,小便数,漏精稠厚如米白泔。”
经穴名,代号LU9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大泉、太泉、鬼心。属手太阴肺经。俞(土)、原穴。八会穴之脉会。位于掌后腕横纹桡侧端,当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凹陷处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,及桡
病名。明·周慎斋《秘传女科》:“阴户生疮名天马疮。”详阴蚀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吴茱萸之简称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T24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腹部脐上1寸,旁开2寸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),又云去任脉三寸。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,并有第九肋间动、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、静脉分支通过。主治胃痛,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三分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即风池直上发际处。左为日角,右为月角。参见太阳条。
亦称热盛风动。指温热病的高热期出现壮热、昏迷、筋脉强急、抽搐、甚则角弓反张等症状。多因邪热炽盛,伤及营血,燔灼肝经所致。临床多见于小儿高热惊厥、流行性脑脊髓膜炎、乙型脑炎、中毒性痢疾、败血症等。
即尿。了解小便性状及排尿情况是问诊内容之一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胞痹者,……涩于小便。”参尿条。
古代医生职称。指专门为帝王和宫廷官员服务的医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