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安徽中草药》。为木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真诠》卷下。即三十六丁。见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箕门痈。见该条。
见食物本草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即橘络,详该条。
红舌上有粘腻似苔非苔之象,在温热病中,为中焦夹有秽浊之气所致,急于方药中加入芳香之品以逐之(见《温热论》)。
病名。见《疡科选粹》卷七。即疣。详疣、千日疮条。
病名。指因气虚而致痰涌气急的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鼾嗽,咳嗽气急,喉声如鼾者,大虚之症。宜独参汤。”本证可见于心源性哮喘、急性肺水肿等危症。参见短气嗽、气高、痰饮咳嗽条。
见《兰室秘藏·阴痿阴汗门》。即固真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