诊小儿脉法。《幼幼新书》引《宝童》:“孩儿五七岁,五藏脉方现。中指两畔内,于中仔细看。左主五脏,右主热生惊,洪大主热,弦数主肝动风,七八至为息数和平。”临床可作辨证参考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西番莲别名,详该条。
见济生续方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即疠风。见该条。
指月经。宋·齐仲甫《女科百问》十三问:“经脉来时,俗称为红脉。”
推拿穴位名。即皮罢。见该条。
书名。3卷。清·郭志邃撰于1675年。作者鉴于痧胀病症发病多、传变快,治不对症,命在须臾,遂搜求前人有关学术经验,总其大纲,撮其要领。上卷列痧胀发蒙论、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;中卷、下卷结合实际治例,叙述
眼科病证。路际平《眼科临症笔记》:“二目不疼不赤,瞳孔无异常人,外视如无病,但夜明而昼昏。”类今之昼盲,详黑夜精明证条。
经穴别名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背俞二穴。”王冰注:“大杼穴也。”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地菍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