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补缺肘后方》。为天仙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小贯众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雾水葛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脐下悸动不安。常为奔豚证的征兆。多因肾阳虚衰,水气内动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:“发汗后,其人脐下悸者,欲作奔豚,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。”《伤寒论本义》:“脐下者,膀胱之位也。肾属
见《河北药材》为土木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蛇莓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周扬俊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虎刺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。②指阴寒盛于内,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。
五膈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:“中脘实满,噎则醋心,饮食不消,大便不利,名曰思膈。”参见五膈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