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热瘴

热瘴

病证名。瘴疟的一种。《瘴疟指南》卷上:“其病身发大热,神气沉昏,昼夜如卧炭火中腰痛脚弱,大渴欲饮冷水,上脘痞闷,神昏妄语头痛或不痛,或呕逆,或不呕逆,小便赤涩,或频数,或遗尿大便或秘或自利,舌黑面赤目红,或吐血衄血,兼见之证,不能尽述,惟以其单热不寒,谓之热瘴。”热瘴初起,刺病人两足腕出血,又刺舌下出血。头痛两额角脉胀者,与两额角脉上刺之出血,次服不换金正气散,又服和解汤,然后用截法,和解后热势稍缓,服养胃汤,吞截疟丸四兽饮等方。参见瘴疟、冷瘴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地运

    运气术语。指在泉之气的运行。《素问·刺法论》:“柔不附刚,亦名失守,即地运皆虚。”

  • 山雁皮

    见《广州常见经济植物》。为了哥王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移精变气论篇

    《素问》篇名。王冰注:“移为移易,变为改变,皆使邪不伤正,精神复强而内守也。”本篇分别介绍了上古、中古、暮世三个时期的疾病和治法,说明疾病的发生与时代、生活环境是密切相关的。文中还论述了色诊、脉诊与四

  • 草鞋底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苦地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四气

    ①又称四性。指寒、热、温、凉四种药性。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疗寒以热药,疗热以寒药。”温与热,寒与凉,只是程度上的差别。此外,还有平性药,性质比较和平,其中也有微寒微温者,仍属于四气之内,故称四气,而不称

  • 崔文君

    【介绍】:见崔彧条。

  • 全幼心鉴

    儿科著作。4卷。明·寇平撰。刊于1468年。卷1总论儿科医生之守则,服药须知,小儿的生理、血气、禀赋、保育、调理以及面部与手部望诊等;卷2论小儿脉法、初生儿的护理及常见病;卷3~4分论小儿诸病(以内科

  • 阳火

    火为阳,故名。①指心火。详该条。②指阳热亢盛,通常多见于温病。详气分病条。

  • 灸痨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针灸资生经》引《集效》:“灸劳法:……令身正直,用草子,男左女右,自脚中指尖量过脚心下,向上至曲大纹处截断,却得此草自鼻尖量,从头正中至脊,以草尽处用墨点记;别用草一条,令病人自然合口,

  • 清金宁肺丸

    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七方。陈皮、茯苓、桔梗、贝母、人参、黄芩各五钱,麦门冬、地骨皮、银柴胡、川芎、炒白芍药、胡黄连各六钱,炙甘草三钱,五味子、天门冬、生地黄、熟地黄、当归身、炒白术各一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