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四。即连珠喉风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症因脉治·喘症论》:“燥火喘逆之因,燥万物者,莫燥乎火,故喘症燥火居多,原病式叙喘于热淫条下,盖燥火烁人,则诸逆冲上,诸痿喘呕,诸气膹郁,肺家不宁,喘症作矣。”症见喘咳气逆,吐痰难出,口渴身
出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菥蓂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晋代医家。好仙释,后学医,医术高明。撰有《议论备豫方》一书。已佚。
病名。见谢观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花癫。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蕤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BL4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处;一说“除脊各三寸取穴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七、八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肋间动、静脉后支。主治胸胁胀痛,脊背
见《贵州植物药调查》。为黄栌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目衄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天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