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手足无力,懒于动作。《世医得效方·身疼》:“男子妇人气血劳伤,四肢倦怠,肌体羸瘦,骨节烦疼。”多由脾胃虚弱,不能温润四肢所致。可见于内伤劳倦、脾虚久泻等证。治宜人参黄芪散等方。
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二。即猫眼疮。详该条。
出《药性论》。即栀子,详栀子条。
《温疫论》卷上方。柴胡、黄芩、陈皮、甘草、当归、白芍药、生地黄、天花粉、知母。加姜、枣,水煎服。治温病下后,重亡津液,里症未尽,而表有余热者。
指脉络之横斜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。”
出《经效产宝》。为香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水沟,见该条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为黄芩之老根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舒州(今安徽舒城)人。喜爱研究植物,对一些药用植物的药性能提出一定的见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