浚川散
即大圣浚川散,见该条。
即大圣浚川散,见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水田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刘瑾条。
证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·小便病诸候》,又称漩多,即指尿多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九十六:“肾者主水,膀胱为府,今肾气不足,膀胱有寒,不能约制水液,令津滑气虚,故小便利多。”详小便多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中气下陷致痢者。症见气短言微,面色白,下痢滑脱,所下之物不粘不臭,大便随矢气而出。治宜温涩固脱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气痢,诃黎勒散主之。”《医宗金鉴·订正金匮要略注》:“气
见《甘肃中草药手册》。为补血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徐述条。
见《幼幼集成》。即结舌。见该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即犁头尖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红药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幼科发挥》卷一方。黄连五钱,朱砂二钱半,胆南星一钱,甘遂三分。为末,粟米糊与猪心血杵为丸,芡实大,每服一丸,灯心煎汤送下,日一、夜三服。治小儿发搐,日久不愈,一月一发,或一月再发,病成痫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