毓麟芝室玉髓摘要
见痘疹全书条。
见痘疹全书条。
见伤山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倒扣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,指小儿阴囊生疮。多为湿热之邪下注阴器所致,表现为阴囊疼痛流水,日久不瘥。治宜清热燥湿,用二妙散加味,外用川椒、荆芥、槐枝、柳枝、蛇床子煎汤洗后,用朴硝末掺之。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①(dān)。热邪、热气盛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瘅成为消中。”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瘅热焦渴。”②(dǎn)。通疸。黄疽病。《素问·玉机真藏论》:“肝传之脾,病名曰脾风,发瘅,腹中热,烦心,出黄。”
指任脉。十二经脉中的手、足三阴经脉,阴维脉和冲脉均会于任脉,有总调一身阴气的作用,因称阴脉之海。《十四经发挥》:“任脉起于中极之下……属阴脉之海。”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光慈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蜘蛛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广东新语》。即杧果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中国医学大辞典》。即蛇腹疔。证治见指疗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