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望江南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见《医学原理》卷六。即录食泻。详该条。
《集验背疽方》方,又名括蒌散。大栝蒌二个,当归(酒洗)、甘草各五钱,乳香、没药各一钱。为末,酒煎分三次服;药渣敷患处。治乳痈,痈疽瘰疬,便毒。《疡医大全》亦有本方,但无乳香。
证名。出《兰室秘藏》卷上。即羞明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贵阳民间药草》。即刺梨根,详该条。
出《灵枢·小针解》。又名职。四肢。见该条。
解剖学名称。会厌的别名。《喉科金钥》卷上说谛问答:“食下咽,两旁喉管有护,旋开旋,当食而言笑,则上气冲激,今人喷饭,故圣人食不语。”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雄黄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外科正宗》卷四:“伤寒发颐亦名汗毒。此因原受风寒,用药发散未居,日久传化为热不散,以致项之前后结肿疼痛,初起身热口渴者,用柴胡尽根汤清热解毒,患上红色热甚者,如意金黄散敷之。初起身凉不渴者,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