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一孕生三婴。
针灸经脉专书。2卷。日本·安井元越撰。刊于1764年。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。原书用汉文写成,书中考证《内经》等中国古医书,分记经穴位置并附以“师说”及按语,作者本人亦颇多独到的见解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红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陆川本草》。即犁头尖,详该条。
见《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雪乌之藏族语名,详该条。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八。即龟鹿二仙胶,见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:SI19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别名多所闻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手、足少阳,手太阳之会。位于耳屏前方,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,张口时呈凹陷处(《医学入门》)。一说“在耳中,珠子大,明如赤小豆”。
出《针灸集成》。即疝气穴。见该条。
骨名。又名牙钓、下腭骨。即下颌骨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峻明。履贯未详。撰有《金匮要略正义》(又称《金匮读本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