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,如七星并列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【介绍】:见韦慈藏条。
即门牙。详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新唐书·艺文志》。一卷,唐·邵英俊撰,已佚。
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【介绍】:见朱丹山条。
同脾阳虚。详该条。
古代用来治疗癫狂等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。首载《千金要方》。旧说精神疾患是由鬼神作祟所致,治疗穴位均冠“鬼”字为名。其数十三,故称十三鬼穴。十三鬼穴,古代文献记载略有差异,今多指人中(鬼宫)、少商(
病名。出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中。即腓腨发,见该条。
十三鬼穴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百邪所病者,针有十三穴……第十二针尺泽横纹外头接白肉际,名鬼臣……此即曲池。”《针灸大成》易鬼臣为鬼腿,今多从此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