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即尾骨伤。见尾闾骨伤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花椒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资生经》。《针灸大全》作听河。即听会,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。又名溺血,溲血。指血从尿道排出而无疼痛者。《医学心悟》卷三:“心主血,心气热,则遗热于膀胱,阴血妄行而溺出焉。又肝主疏泄,肝火盛,亦令尿血。”《杂病源流
十五络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少阴络脉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大燨。江苏吴县人。于1846年撰《爱庐方案》一卷(又称《爱庐医案》,书中记录医案,较简约易览。另辑有《临证经验方》一卷(1847年刊行),系由张德达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女科》卷一。即补真润肠汤,见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人中白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支秉中条。
亦称生斑舌。全舌纯红有小黑斑点。多见于瘟疫热毒陷于阳明之候。兼见壮热、烦渴,继而透发斑疹,急用透疹解毒,待斑疹出后,则用凉血解毒化斑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