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条
出《芷园臆草》。即柳枝,详该条。
出《芷园臆草》。即柳枝,详该条。
见《证类本草》。指月经,详该条。
①即脂瘤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二。详该条。②指生于面部的胶瘤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八。详胶瘤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聚英》。即神门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虫积肠内所致的腹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三:“虫积腹胀之症,肚大青筋,腹皮胀急,反能饮食,或面见白斑黑点,或喜食一物,或腹起块扛,大便偶见长虫。”治宜驱虫为主。可用万应丸、使君子丸等。参见腹胀、虫积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冲阳,见该条。
治疗阴虚而肝阳上扰的方法。肝阴虚或肾阴虚均能发生肝阳上扰,出现头痛、眩晕、耳鸣耳聋、性急易怒、面部烘热、口燥咽干、虚烦不眠,舌质红,脉细弦数等症。滋肝肾之阴,用熟地、枸杞、山茱萸、女贞子、旱连草等;平
见《红河中草药》。为小红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即上胞下垂。详该条。
即神聪,见该条。
见《贵州植物药调查》。为黄栌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