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生卒】:十一世纪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1088年(元祐三年)在京都开封任官职时患背疽,因医治疗不愈,后经徐州萧县(今安徽省萧县)张生为其火灸、敷药,约一月疮平。遂将所得有效方药编为《经效痈疽方》一卷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七。煅软石膏、制半夏、制天南星、炒香附、炒栀子各等分。为末,米粥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十至七十丸,姜汤送下。治嘈杂暖气。
针灸经脉专书。2卷。日本·安井元越撰。刊于1764年。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。原书用汉文写成,书中考证《内经》等中国古医书,分记经穴位置并附以“师说”及按语,作者本人亦颇多独到的见解。
即透穴法。见该条。
流痰病的一种。《医门补要》卷中:“脾肾两亏,加之劳力过度,损伤筋骨,使腰胯隐痛,恶寒发热,食少形瘦,背脊骨凸肿如梅。初不在意,渐至背伛颈缩,盖肾衰则骨萎,脾损则肉削,但龟背疾已成。”治见流痰条。相当于
【介绍】:见张锡纯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漏下经血夹有青色液体。参见经漏条。
①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虎耳草之别名。②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锡生藤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天刚亮的时候。《素问·标本病传论》:“冬大晨。”马莳注:“冬之大晨在寅末。”
上臂和躯干连接的部分。肩部的肩关节,主上肢回转活动的作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大肠手阳明之脉,……上臑外前廉,上肩,出髃骨之前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