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持精气的充满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不知持满。”
推拿穴位。出《小儿推拿广意》。位于左手中指远端指骨的尺侧边。用掐法,能止吐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·掐法》:“端正在右者,中指端右侧,掐之止吐。”《小儿推拿广意·中卷·杂症门》:“眼左视,掐右端正穴。”
见《小品方》。为蚯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苦荬菜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。即风懿,详该条。
指伤寒病汗、吐、下、和、温、清等六种治法。
病证名。出《济生拔粹·田氏保婴集》。秋初之际,湿热伤及脾胃,致运化失常,发生泻泄;湿热下注,蕴积肠道,腹痛即泄,或里急后重,便脓血者,则成痢疾。如症见泄泻灼肛气秽,粪色黄褐,心烦口渴,小便短赤者,为湿
病名。见《疡科选粹》卷七。即疣。详疣、千日疮条。
见纳支法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4卷。清·郑寿全撰于1874年。全书论述内科杂症、伤寒、时病及妇科、儿科、五官科等病证的证治。郑氏以医论为主(不载方剂),结合临床体会辨析病机及用药方法,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