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拯阳理劳汤

拯阳理劳汤

医宗必读》卷六方。原名新定拯阳理劳汤,又名拯阳汤救阳理痨汤黄芪(酒炒)、人参各二钱,肉桂(去皮)七分,当归(酒炒)一钱五分,陈皮(去白)、白术(土炒)各一钱,甘草(酒炒)五分,五味子四分。加生姜三片,大枣二枚。水煎服。治劳伤气耗,倦怠懒言,动作喘乏,表热自汗心烦,遍身作痛。若烦热口干,加生地黄;气浮心乱,加丹参酸枣仁咳嗽,加麦门冬;挟湿,加茯苓苍术;脉沉迟,加熟附子;脉数实,去肉桂,加生地黄;胸闷,倍陈皮加桔梗;痰多,加半夏、茯苓;泻泄,加升麻柴胡;口干,加葛根;夏月,去肉桂;冬月,加干姜

猜你喜欢

  • 婴儿不睡

    出《幼科铁镜》。详不寐多困条。

  • 绢片

    正骨辅助器械。《仙授理伤续断秘方》:“凡拔伸捺正要软物,如绢片之类奠之。”相当于今之压垫。

  • 玉堂

    ①经穴名。代号:RN18。出《难经·三十一难》。别名玉英。属任脉。位于胸正中线,平第三肋间隙。布有第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乳房内动、静脉的前穿支。主治咳嗽,气喘,胸痛,呕吐,以及心绞痛等。沿皮刺0.3~0

  • 汪朴斋

    【介绍】:见汪哲条。

  • 邓宣文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齐医生。曾任太医、尚药典御等职。

  • 宋慈

    【生卒】:1185~1249【介绍】:宋代法医学家。字惠父。建阳(今福建建阳)人。幼年随同乡吴稚(朱熹的弟子)学习,受到唯心主义理学的影响。二十岁入太学,1217年(嘉定十年)中进士,先后任赣州主簿、

  • 火热头痛

    火头痛的别称。《医林绳墨·头痛》:“有心烦头痛,病出于耳,其络在于手足少阳二经。其症自耳前后痛连耳内,痛甚则心烦。治宜黄连、山栀之属,泻之则愈,此为火热之头痛也。”详火头痛条。

  • 眼胞菌毒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。系脾经蕴热所致。症见睑缘生出小泡,渐长如菌状,头大蒂小,不痛不痒,甚者眼翻流泪,视物受障,经久不愈。治宜清脾泻热为主。用清凉圆煎水外洗,内服凉膈清脾饮加减。尚可酌情手术治疗。

  • 天蛇毒

    病名。①见《梦溪笔谈》:“病癞,通身溃烂,号呼欲绝。西溪僧识之,曰‘此蛇毒耳,非癞也。’取木皮煮饮一斗许,令其恣饮,初日即减半,两三日顿愈。验其木,乃今之秦皮也,然不知天蛇为何物?或云:草间黄花蜘蛛是

  • 锨板子骨

    骨名。即肩胛骨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