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普济方》卷三百五十八。小儿惊风的重证。即咽喉紧、口唇紧、眼梢紧、手脚紧、阴囊紧,为经脉邪实,经气将竭的危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,认为阴寒之证,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生热象,有如冬寒转化为春温、夏暑。在病理变化中如寒证发展到寒极阶段,格阳于外,虚火浮动,出现阴盛格阳的假热现象。
病名。即喉腥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桔梗,详该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通天草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小儿惊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。详小儿惊条。
【介绍】:见孙志宏条。
寸口脉三部之一。详寸关尺条。
宋代太医局职称。掌管医学教育,由翰林医官以下的中级医官或选择优等学生及技术较好的医生充任。九科之下,每科均设有教授1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