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本草图经》。为山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厥证之一。《类证活人书·论阴阳寒热》:“冷厥者,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,脉沉微而不数,足多挛,卧而恶寒,或自引衣盖覆,不饮水,或下利清谷,或清便自调,或小便数,外证多惺惺而静,脉虽沉实,按之迟而弱者,知其
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:“形瘦血虚生热,而月水不通,此冲任内伤也。宜服人参四物汤(人参、当归、川芎、生地、白芍、知母、麦门冬、炙甘草、生姜、大枣)兼地黄丸。”
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海金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阳气重叠过甚,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。参重阴必阳条。
《类证治裁》卷五方。熟地黄、山药、山茱萸、茯苓、牛膝、杜仲、五味子、巴戟天、小茴香、肉苁蓉、远志、石菖蒲、枸杞子、大枣。为末,炼蜜为丸。治膏粱湿热伤精,阴虚胫膝痿弱。
骨名,即桡、尺骨的统称,参见臂骨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。指瘰疬之坚硬如砖者。参见瘰疬条。
见率谷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冲阳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