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小泽兰丸

小泽兰丸

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四方。泽兰二两六铢,当归甘草各一两十八铢,川芎柏子仁防风茯苓各一两,白芷川椒藁本细辛白术桂心芜荑人参食茱萸厚朴各十八铢,石膏二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二十至四十丸,酒送下,日三次。治产后虚羸劳冷,身体尫瘦。《胡洽方》无柏子仁、人参、食茱萸(方中药物除细辛、桂心生用外,余尽炒令变色)。《千金翼方》亦有本方,但无茯苓、食茱萸,有干姜一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倒生

    指足位分娩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用力太早。儿不能自顺。只一直下,先露其足。谓之倒生。”详倒产条。

  • 短气

    证名。见《灵枢·颠狂》。指呼吸短促,如不能接续。《医宗必读·喘》:“短气者,呼吸虽急而不能接续,似喘而无痰声。”有虚实之分。虚证常兼见形瘦神疲,声低息微,头眩乏力等症,多由体气素虚或病后真元耗损所致。

  • 消心

    病名。即上消。《证治要诀·三消》:“上消消心,心火炎上,大渴而小便多。”“消心之病,往往因欲饮食过多,及食啖辛热,饮引既多,小便亦多。当抑心火使之下降,自然不渴,宜半夏泻心汤。”参见上消条。

  • 新感温病

    指四时中感受外邪,随感随发的温病。又称“外感温病”。明·汪石山曰:“有不因于伤寒而病渴者,此特春温之气,可名曰春温。如冬之伤寒、秋之伤湿,夏之中暑相同,此新感之温病也。”新感温病初起病邪在表,主要症状

  • 大黄药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又名一号黄药、大黑头草、垂花香薷。为唇形科植物垂花香薷Elsholtzia penduliflora W.W.Smith的地上部分。分布云南。辛,凉。清热解毒,止咳。①治炭疽病,流行

  • 西方子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编有灸法专书《西方子明堂灸经》,八卷。

  • 厥阳

    ①厥,孤绝。厥阳指阴虚阳亢,失去阴气涵敛而偏亢上逆的孤阳之气。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此为有阳无阴,故称厥阳。”②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飞扬。见该条。

  • 梁关

    【介绍】:见关梁条。

  • 热灸

    与冷灸相对而言,称利用各种热源进行灸治的方法为热灸,如艾灸、灯火灸等。

  • 泝(sù 素)

    逆流,亦作竖起。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“泝然起毫毛。”谓恶寒而毫毛竖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