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草著作。简称《医门小学》。4卷。清·赵亮采编于1887年。作者谓本草乃医门之小学,遂以此名书。卷首列述阴阳运气、脏腑经络及药性总义。次以药性寒、热、温、平4种歌赋为纲,杂采前人之说为之注释。书后附诊
出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。分,指肌肉的会合处;小分是与“大分”相对而言,指较少肌肉会合之处。
证名。出《素问·缪刺论》。一作痀挛。多因阴血本亏,复由风寒湿热之邪侵袭筋脉,或瘀血留滞所致。以四肢多见。其状牵引拘急,活动不能自如。《杂证会心录·挛症》:“拘挛属肝,肝主身之筋也。古书有风寒湿热血虚之
见医学初阶条。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鬼箭羽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解剖部位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二。即关节。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狗筋蔓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药品化义》。即延胡索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林珮琴条。
即《神农本草经》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