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脐带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官吏。字惟静。鄞县(今浙江宁波)人。嘉靖癸未(1523年)进士,历任南京兵部尚书等职。曾抄录并保藏治病方剂,并编成《摄生众妙方》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图志》。即半边旗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虚劳亏损所致的发热。以阴虚为多见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热候》:“虚劳而热者,是阴气不足,阳气有余,故内外生于热,非邪气从外来乘也。”《理虚元鉴》卷上:“虚劳发热,皆因内伤七情而成。人之饮食起居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即珍珠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余士冕条。
见《四诊抉微》卷三。即十三指形。详该条。
又称阴脉。经脉中之属阴者,包括手足三阴经、任脉、冲脉、阴维脉、阴跷脉等。
出《斗门方》。为苦楝皮之简称,详该条。
病名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二。即狐臭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