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大明

大明

日华子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猪膏汤

    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方。猪膏、生姜汁各二升,青蒿汁、天门冬汁各一升。用微火,银器内熬成膏,每服一匙,不拘时酒汤调下。治肝劳实热,关格牢涩,闭塞不通,毛悴色夭。

  • 瘀血咳

    病证名。又称瘀血嗽、瘀血咳嗽。指咳嗽之由瘀血引起者。《医学入门》卷五:“瘀血咳,则喉间常有腥气。轻者,泻白散加生地、山栀、牡丹皮、麦门冬、桔梗;重者,桃仁、大黄、姜汁为丸服。或因打损劳役伤肺,遇风寒则

  • 肩骨出髎

    病名。见《伤科汇纂》卷五。即肩关节脱臼。详肩胛骨出条。

  • 白喉猛将

    见《白喉忌表抉微》。系治疗白喉中比较重的药,称为“猛将”云:“非急重之症,以及误服禁忌之药,渐见败象者,不可轻用。”其中又分为上层镇药、次层润药、中层消药及下层导药四者。详药将条及各该条。

  • 烧针丸

    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三方。铅丹、朱砂、枯矾各等分。为末,枣肉为丸,黄豆大,每服三至四丸,戳针尖上,于灯焰上烧存性,研细,凉米泔水调下。治小儿吐泻。

  • 李菩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东白,号梅山。浙江绍兴人。长于儿科,尤专于痘疹。认为王肯堂之《幼科证治准绳》博而太繁,学者难于检阅,遂据之于1701年撮其要而编成《痘疹要略》一书。论治注重辨别证之虚实和小儿禀赋

  • 肝气热

    肝主身之筋膜,肝热气盛,则肝阴亏损,精气不能淫溢于筋,以致筋挛拘急,发为筋痿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肝气热,则胆泄口苦,筋膜干,筋膜干则筋急而挛,发为筋痿。”治宜清肝热、养肝血。

  • 膻中疽

    病名。疽之发于膻中穴者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又名膻中发疽、膻中发。多为脏腑不和,气郁所致。初起如粟,色紫坚硬,逐渐焮红肿痛,憎寒壮热。治宜急服仙方活命饮加苏叶、薄荷汗之;如烦躁作呕,唇焦渴饮,宜夺命丹

  • 目直

    证名。指定睛直视。多因风热袭络,肝风内动所致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热入于目,牵其筋脉,两皆俱紧,不能转视,故目直也。”因热者,治宜清肝泻热,用泻青丸;风邪袭络者,宜熄风之剂,如钩藤、桑枝、全蝎之类。

  • 环谷

    指脐中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徒,先取环谷下三寸,以铍针针之。”《黄帝内经太素·杂刺》杨上善注:“环谷当是脐中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