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大(太)阴脉

大(太)阴脉

经脉名。即足太阴经。马王堆汉墓帛书载《阴阳十一脉灸经》:“大(太)阴脉:是胃脉殹(也)。彼(被)胃,出鱼股阴下廉,腨上廉。出内踝之上廉。是动则病:上当走心,使复(腹)张(胀),善噫,食欲欧(呕),得后与气则怢然衰。是钜阴脉主治其所产病:□□,心烦,死;心痛与复(腹)张(胀),死;不能食,不能卧,强吹(欠),三者同则死;唐(溏)泄,死;水与闭同则死,为十病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关元俞

    经穴名。代号BL26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位于腰部,第五腰椎棘突下旁开1.5寸处。一说“除脊各寸半”(《针灸资生经》)。布有第五腰神经后支和腰最下动、静脉后支。主治腰痛,腹胀,泄泻,痢疾

  • 胎前昏迷

    病证名。此症多因素体虚弱,孕后血聚养胎,血不能上荣头目,以致头晕眼花,或忽然倒地。宜补益气血。用八珍汤、人参养荣汤,或结合针灸治疗。《女科秘要》卷二:“胎前昏迷,忽然倒地,乃血去养胎,母无精神,承儿不

  • 人面果

    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人面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表里俱寒

    表里同病的寒证。外感寒邪,内伤生冷寒滞之品;或平素脾肾阳虚,又感风寒。症见恶寒无汗、头身疼痛,又伴腹痛泄泻、四肢厥冷等。

  • 姚九鼎

    【介绍】:见姚浚条。

  • 大德重校圣济总录

    见圣济总录条。

  • 加减第二方

    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。即倪涵初治痢第二方,见该条。

  • 丹毒发疽

    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丹毒发。见该条。

  • 浮筋

    推拿穴位名。即赤筋。详该条。

  • 肺主声

    见《难经·四十难》。声音由肺气鼓动声带而发。肺气足则声音洪亮;肺气虚则声音低弱。风寒外感,肺气壅塞,声音嘶哑,称为“金实不鸣”;内伤肺痨,肺气大伤,声音嘶哑,称为“金破不鸣”,说明肺气与声音的密切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