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外消散

外消散

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一方。大黄牡蛎各半两,朴硝二钱。为末,每次一至二钱,取活田螺洗净后,放清水内养一夜,去螺,用水调药,涂患处;若阴囊浮肿车前子煎汤,候冷调敷。治婴儿初生十日,外脐突或痛或不痛,痛则啼哭不止;亦治小儿湿热相搏,外阴或阴囊浮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舌长

    病证名。系指舌长吐出口外而收缩无力。参见舌纵条。

  • 仙人指路

    练功方法之一。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《推拿学》。两手屈肘仰掌置于两腰,一手仰掌上提至胸前后,翘掌向前推出,推足后旋臂握拳,蓄劲而收至腰部。两手交替进行。

  • 尅伐

    攻伐削弱之意。①指攻散力峻猛的药物性能,易于耗伤元气。如芫花、甘遂等药物多服或久服,能尅伐元气。②指五行克制。如金克木、木克土等。

  • 舟楫之药

    同舟楫之剂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扬腕法

    推拿手法。见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《刘寿山正骨经验》。一双手分别握住患者腕部桡、尺骨下端,两拇指在上,其余四指抵住掌根部,一紧一松,使腕关节轻快地作屈伸活动。

  • 热则气泄

    见炅则气泄条。

  • 冲门

    经穴名,代号SP1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慈宫、上慈宫。属足太阴脾经。足太阴、厥阴之会。位于耻骨联合上缘旁开3.5寸处,股动脉外侧。另说腹正中线旁开4寸(《针方六集》);旁开4.5寸(《针灸资生经》

  • 茯神心木

    见《本草备要》。即茯神木,详该条。

  • 虚热痉

    出清·吴鞠通《解儿难》。即本脏自病痉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三黄石膏汤

    ①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一册方。黄连二钱,黄柏、栀子、玄参各一钱,黄芩、知母各一钱五分,石膏三钱,甘草七分。水煎服。治伤暑发热。②见《伤寒总病论》卷五。即石膏汤第一方,见石膏汤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