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妇科心法要诀》。亦名经从上逆、经从口鼻出、经行吐衄、倒经等。是指经期中或行经的前后,出现周期性的口鼻出血。多因肝经郁火炽盛,经期冲脉气盛血动,血随气火上逆;或阴虚肺热,热伤肺络所致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大全。即支沟,见该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丝棉木之别名,详该条。
六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手太阳之本,在外踝之后;标,在命门之上一寸也。”马莳注:“手太阳小肠经之本,在手外踝之后,疑养老穴,标在命门之上一寸,疑是督脉经命门上十三椎悬枢。”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喉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丝瓜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舌之尖端。《辨舌指南》第一编第一章:“舌尖,内应心。”
病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惊振内障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轻粉系水银、白矾、食盐烧炼而成。因内服轻粉过量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《本草纲目》卷九:“若服之过剂,或不得法,则毒气被蒸窜入经络筋骨,莫之能出,痰涎既去,血液耗亡,筋失所养,营卫不从,变为筋挛骨痛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