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栗梗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通天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通天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六世纪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高阳(今河北高阳东)人。得父许奭之传,历尚药典御、谏议大夫等。父子以医术均闻名于当时。撰有《备急单要方》三卷。
出《颅囟经》卷上。即赤游丹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北宋医家。任翰林医官院副使。982年(太平兴国七年)参加宋政府集体编修的《太平圣惠方》。
痧证之一。《治痧要略·紫疱痧》:“痧毒郁遏不内攻则外溃,毒伏阳明,日久有发为紫疱,或如圆眼大,或如蚕豆大,溃有紫血,内陷一坑,须于指尖、臂湾、腿湾放之,尽去毒血,用苏木、泽兰、金银花之类,少加牛黄治之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牛奶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指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皮肤针之一种。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,如七星并列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见张千里医案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生姜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即经行后期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