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肢热

四肢热

症名。出《素问·逆调论》。多因阴气虚阳气盛,或复有风寒外束所致。《脾胃论·脾胃胜衰论》:“若脉弦气弱自汗四肢发热,或大便泄泻,或皮毛枯槁发脱落,从黄芪建中汤。”《证治汇补·发热章》:“四肢蒸灼如火者,必阴气虚,阳气盛。……外候口干体瘦,食少懒倦,遇夜尤甚,平旦不觉,宜秦艽鳖甲散主之。”《寿世保元·发热》:“论男妇四肢肌表发热如火烙,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,或胃虚遇食冷物,抑遏阳气脾土之中,火即上越,宜用升阳散火汤。”《医脉摘要·发热辨》:“四肢发热,口唇干燥,烦闷不宁而身不热者,脾热也。”参见发热等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圆利针

    圆,通员。即员利针。详该条。

  • 张子培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汝珍条。

  • 新设

    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新针灸学》。位于项部,当斜方肌外缘,后发际下1.5寸处。主治后头痛,项强,落枕,肩胛疼痛等。直刺0.5~1寸。艾炷灸3~5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②推拿穴位名。出《实用小儿推拿》。

  • 金鸡脚下红

    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虚寒血崩

    病证名。由于心气不足,或劳役、饮食不节,或过服寒凉之药所致。症见血崩不止,脐下如水浸凉,恶寒不已,所下白带白滑,或如屋漏水,时有鲜血而不多。本病较为少见。治法:丁香研细末,黄酒食前送服;或用丁香百粒,

  • 阴阳反掌

    练功方法名。见杜自明《中医正骨经验概述》。又称滚筋。两臂前平举,取阳掌(掌心向上)或阴掌(掌心向下)势,迅速翻掌,反复行之。适用于治疗腕部疾患。

  • 散血消胀汤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当归尾一钱五分,五灵脂、官桂、乌药、炙甘草、木香各六分,川芎一钱二分,半夏、煨莪术各八分,紫苏三分,炒砂仁一钱,生姜五片。水煎服。治血胀,小便多,大便溏黑光亮。

  • 臼齿

    即尽根牙。

  • 清膈苍莎丸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脏腑门》卷二方。苍术二两,香附(童便制)一两半,黄连、黄芩各五钱。为细末,加熟栝蒌同捣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五至七丸。治气凝滞上焦,心胸痞痛。

  • 骨痹

    病名。①指风寒湿邪内搏于骨而致的痹症。多由骨髓空虚,邪气乘隙侵袭所致。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:“病在骨,骨重不可举,骨髓痠痛,寒气至,名曰骨痹。”症见骨节疼痛,四肢沉重难举,有麻冷感。治宜补肾祛邪,用安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