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发颐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因劳损伤心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病诸候》:“心劳者,忽忽喜忘,大便苦难,或时鸭溏,口内生疮。”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五劳证治》:“心劳实热,口舌生疮,大便闭涩不通,心满闷,小肠热。”可用泄热汤等
即拔罐法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二:“脑疽应用方。”
出《伤寒论》。古人把上厕称为更衣,故更衣指排解大便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外台秘要》作横舌,即哑门,见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。麻,非痛非痒,肌肉内如有虫行,按之不止,搔之愈甚;木,不痛不痒,按之不知,掐之不觉,如木厚之感。由气血俱虚,经脉失于营养;或气血凝滞;或寒湿痰瘀留于脉络所致。治疗总以补
书名。3卷。彭光卿辑。初刊于1941年。本书按雷丰《时病论》原意,分述时病的病证、治疗诸法及成方。编述以表格为主,治疗诸法用歌括加按语的形式予以阐析,条理比较清楚。1955年上海中医书局重印出版。
见《药籢启秘》。为蟾蜍皮之处方名。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民间草药》。为蒴藋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妊娠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