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唐威源

唐威源

【介绍】:

清代医家。字维德。山东益都人。精于儿科,撰《痘科温故集》一书(1752年刊行)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薛古愚

    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著《女科万金方》1卷。

  • 儿枕痛

    病名,见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二。又名儿枕块、儿枕不安、块痛、产枕痛、血枕痛、血块痛、血母块、产后儿枕腹痛、产后腹中块痛等。多因产后败血未尽,或风寒乘虚侵袭胞脉,血被寒凝,瘀血内停所致。恶露未尽者,症见小腹

  • 伤寒论章句方解

    书名。6卷(章句4卷,方解2卷)。清·陈恭溥编撰。刊于1851年。作者认为:“凡注解经书,必明句读。”故于《伤寒论》注本中以章句明晰的《伤寒论直解》(张锡驹撰)和颇能阐发精义的《伤寒论集注》(张隐庵编

  • 肩贞

    经穴名,代号SI9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位于肩部后下方,当腋后纹头直上1寸处;垂臂合腋取穴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布有腋神经分支,深部上方为桡神经;并有旋肩胛动、静脉通过。主治肩胛疼痛,手

  • 两胁里急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。参胁痛里急条。

  • 趺蹶

    古病名。一作趺蹶。指一种行动障碍的病证。多因太阳经脉受伤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趺蹶手指臂肿转筋狐疝蚘虫病脉证并治》:“病趺蹶,其人但能前不能却,……此太阳经伤也。”《金匮要略浅注》卷八:“得病因跌而致蹶,

  • 日角月角

    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。见《奇效良方》。即风池直上发际处。左为日角,右为月角。参见太阳条。

  • 前板齿

    即门牙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并治》:“太阳中暍,……前板齿燥。”参见门牙条。

  • 姚健元

    【介绍】:见姚应凤条。

  • 陈衍

    【介绍】:南宋医家。字万卿。黄岩(今浙江黄岩)人。习儒学。兼通医学,1228~1233年(绍定年间)著《宝庆本草折衷》,已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