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茹十眉《五官病》。即目内陷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文仲条。
见《吉林中药手册》。为北豆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雷丰条。
通谿。指较小肌肉的会合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小会为溪。”
见《药物出产辨》。为山药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九。即舌缩,详该条。
七方之一。药味合于双数或由两味药组成的方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一:“偶方之说有三,有两味相配之偶方,有古之复方之偶方,盖方之相合者也。病在下而远者,宜偶方也;有数合阴阳之偶方,谓二、四、六、八、十也,皆阴之
见脉诀条。
指脾热而津液损伤的病机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脾气热,则胃干而渴,肌肉不仁,发为肉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