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藏青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神应经条。
【介绍】:见李菩条。
医论著作。二集,3卷。清·吴东旸撰于1879年。本书辑录内、儿科等病证论治30条篇,对伏暑、血症、咳嗽等杂病和时症等论述较详。书中反复论述滋阴补药误治的情况,并指出了拘泥于运气学说以推算属何病、用何药
①《丹溪心法》卷四方。生地黄、熟地黄、玄参、石斛各一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。治眉眶痛。②《审视瑶函》卷五方。川牛膝(酒制)、石斛、枳壳、防风各六两,生地黄、熟地黄各一斤半,杏仁、羌活各四两,菊花一斤。为
病证名。见《真青囊》卷二。即喉间溃烂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家。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。著有《论述医典释解》。
又名脚踏莲花生、踏盐生、踹地生、倒生、颠倒、逆生、逆产。属臀足位分娩。
通谿。指较小肌肉的会合处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肉之小会为溪。”
见《泉州本草》。为猪鬃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