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益母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因房劳伤肾,复感寒邪而致的阴症。《伤寒全生集·辨治伤寒传经证治脉要指法》:“又有脉沉,足冷,面青,小腹绞痛无热者,此皆夹阴中寒也。”本证即后世所称夹阴伤寒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阴囊汗湿并出黄水或肿如水晶的一种疝症。多由寒湿下注所致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二:“水疝,其状肾囊肿痛,阴汗时出,或囊肿而状如水晶,或囊痒而燥出黄水,或少腹中按之作水声。得于饮水醉酒,使内过劳,汗出而
见《动物学大辞典》。为脆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别名接骨。位于背部中线,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凹陷处。主治小儿痢疾,脱肛,癫痫,消化不良等。斜刺0.5~1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茶油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亚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天蛇头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四。即涌泉疽。见该条。
前进为往,后退为复。《素问·六微旨大论》:“故气有往复。”气旺则前进,气衰则后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