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内伤眩晕》。又称醉头风。有虚痰眩晕、实痰眩晕、湿痰眩晕、停饮眩晕、风痰眩晕、痰火眩晕之不同。详各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十方。柴胡一钱,蝉蜕二十一个,当归、桔梗各八分,连翘、防风、牛蒡子、川芎、荆芥、赤芍药各七分,升麻、黄芩、薄荷各五分,灯心五十寸。水煎服。治痘痂落后,忽然头顶大痛,余毒上攻两目者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雾水葛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脉经》。即双胎,详该条。
脉象。来迟去疾之脉。为内邪有余,表气不足。《注解伤寒论·平脉法》:“初持脉,来迟去疾,此出迟入疾,名曰内实外虚也。”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龙胆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蕨麻之别名,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见广州中医学院《中医眼科学讲义》。即色似胭脂证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即夹脊穴,见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