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会
【介绍】:
唐代医家。籍贯不详。撰有《病验方》三卷,已佚。
【介绍】:
唐代医家。籍贯不详。撰有《病验方》三卷,已佚。
阴分有病,不能维系阳气的正常固守功能,出现阴虚阳浮或阴盛格阳等病变。
古刺法名。五刺之一。《灵枢·官针》:“关刺者,直刺左右尽筋上,以取筋痹,慎无出血,此肝之应也。或曰渊刺(《黄帝内经太素》作开刺),一曰岂刺。”指在患处两端尽筋上,即关节的肌腱附着部直刺而避免出血的刺法
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即无莿根,详该条。
见《十药神书》。即太平丸第一方,见太平丸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索粉积,食之失度而成积,胸腹间若有所梗也。宜枳实、莱菔子。方用紫苏汤。”亦可用紫苏浓煎汁加杏泥服,即散(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四)。
婴儿望诊法的提纲。出《奇效良方》。一视两眼精神,睛珠黑光满轮,精神明快,主儿有寿;若眼白多,睛昏懒,睛珠黄小,是禀受怯弱。二视声音大小,声音响亮,五脏之气壮,令儿易长,神气怯,或叫声如啾唧咿哑之状,不
股(大腿)的外侧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股骨上空在股阳,出上膝四寸。”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九里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阮偘条。
方书名。6卷。明·罗浮山人约撰于万历年间。刊于1696年。书中所集录的验方,分为固精、种子、妇人、小儿、诸风、痰火、须发等30门。现存1696年重刊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