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击法

击法

推拿手法。用空拳、手指、手掌尺侧面或桑枝棒由轻到重作有节奏地敲打。有促进气血运行,消除疼痛,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医四象诊疗医典

    医方书。五篇。杏坡撰于1940年。着重论述四象人的生理、病理,四象药理学,四象人的类型鑑别。并对四象的外感诸病、内伤杂病、妇人产前产后、小儿等疾病的临床症候,处方用药亦进行详细论述。本书是朝医学重要经

  • 石药

    指金石类药物。古代一些养生家误以锻炼金石类药物,服食以求长生,结果常因药物中毒而羁病殒命,此类金石药物称为“石药”。《素问·腹中论》:“石药发瘨,芳草发狂。”

  • 药鼎

    道士炼丹工具。亦称丹鼎。多为可以加火的密闭的铜铁器。

  • 瘖(yīn 音)

    同喑。即失音。详该条。

  • 风火眼

    病名。见《青囊真秘》卷一。又名火眼、燥火眼、淫热眼,俗呼狗眵眼。由风热攻目而起。起病较急,双眼红赤疼痛,沙涩羞明,眵多泪热,可兼发热头痛等。相当于今之急性结膜炎。治宜疏风清热为主,内服驱风散热饮子加减

  • 鬼舐头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七。即油风。详该条。

  • 真产

    见清·刘斋甫《妇科三字经》。即正产。详该条。

  • 喉痧正的

    书名。1卷。清·曹心怡撰。刊于1890年。本书论述喉痧(即猩红热)一病的源流、病因、病证、脉象、治法、禁忌等,并附若干治疗方剂。有独到之处,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(附增眉注)本。

  • 十二原

    指五脏及膏、肓之十二个原穴。即肺之原太渊,左右各一;心之原大陵,左右各一;肝之原太冲,左右各一;脾之原太白,左右各一;肾之原太溪,左右各一;膏之原鸠尾;肓之原脖胦(气海)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五脏

  • 足厥阴穴

    经外奇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消渴口干烦闷,灸足厥阴百壮。”又“治卒……又灸足厥阴,在左灸右,在右灸左三壮,在足大指本节间。”近代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列作奇穴,定位在拇指背侧中线,跖趾关节部,灸治消渴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