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六不治

六不治

战国时期名医扁鹊的医疗主张。据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载,扁鹊认为,人的病证在六种情况下不能治好或者不予治疗。即“骄恣不论于理”、“轻身重财”、“衣食不能适”、“阴阳藏气不定”、“形羸不能服药”、“信巫不信医”等,是为“病有六不治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黑夜睛明症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即黑夜精明证。详该条。

  • 相恶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一种药物能减弱另一种药物的性能。如生姜恶黄芩,因黄芩能减弱生姜的温性。

  • 胎前眼泪不止

    病证名。《古墨九方》:“胎前眼泪不止,口鼻涕流,服四物汤或艾叶生姜煎汤。”

  • 读过伤寒论

    书名。陈伯坛撰。18卷,又“卷之首”2卷。初版于1929年。陈氏研究仲景学说多年,此编对《伤寒论》的原文注释能阐发经义,并批评自晋以后诸家注疏之得失。“卷之首”谈《内经》及《伤寒论》读法,颇多新的体会

  • 吊瓜

    ①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王瓜之别名。②见《中医杂志》(12):812,1958。为桃南瓜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骨缩病

    病证名。指骨筋缩短的证候。《扁鹊心书》:“由于肾气虚惫,肾主骨,肾水既涸,则诸骨皆枯,渐至缩短。”治宜养阴滋肾,填精益髓。用补肾地黄丸加紫河车。

  • 腰柱

    ①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《太平圣惠方》作腰注,即腰俞。见该条。②正骨器械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七。用杉木四根,制如扁担形,宽一寸,厚五分,长短以患处为度,各以侧面钻孔,穿绳联贯即成。在患处先以醋调

  • 伤寒缵论、伤寒绪论

    书名。各2卷。清·张璐撰。刊于1667年。作者博览《伤寒论》诸家注本,有“多歧而不一”的感慨。后得《伤寒论条辨》、《尚论篇》等书,在反复钻研之后,“向之所谓多歧者,渐归一贯”。书名的意义,张氏释为“缵

  • 风科

    医学分科的一种。宋代始设风科,元代医学分十三科,风科是其中之一,专门诊治各种风病,实际上是大方脉(内科)的一个分支。宋、元强调风邪在致病诸因素中的重要性,因而独立设科。

  • 不寐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难经·四十六难》。又名不得卧、不得眠、不能眠、失眠等。指睡眠时经常不易入眠,或睡眠短浅易醒,甚至整夜不能入眠之症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神不安则不寐。其所以不安者,一由邪气之扰,一由营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