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觉
【介绍】:
宋代医僧。得四明僧人奉真之传,医术高明。
【介绍】:
宋代医僧。得四明僧人奉真之传,医术高明。
病名。见王肯堂《胤产全书》。亦名妊娠子烦。妇女怀孕后因血聚养胎,阴血不足,或素有痰饮,复因郁怒忧思,致使火热乘心,神志不宁,出现心惊胆怯,烦闷不安的病症。阴虚者,兼见五心烦热,口干,宜清热养阴、除烦,
书名。宋·许叔微撰。卷数不详。据许氏《伤寒发微论》中记载:“余尝撰《仲景三十六种脉法图》,故知治伤寒当以仲景脉法为本。”《伤寒百证歌》也有类似记载。已佚。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疳泻。详该条。
又称中气下陷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名舌缓。“瘖,不能言也”(《说文》)。指发音器官可出声,但不能形成语言者。《证治准绳,幼科》:“若咽喉声音如故,而舌不能转运语言,则为舌瘖。”又《医学纲目》卷十:“舌瘖,乃中风舌不能转运之类,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脆蛇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幼科发挥条。
病名。清·金德鉴《喉科枕秘》卷一:“此症因久积热毒于心而起。舌肿舌白,如木舌相似,但木舌小硬,此肿而白……,肿甚刺金津玉液,出血……。日久脓成,左右挑放舌出黑血,刺治不转色,舌卷不能言,并舌硬者死。”
【介绍】:明官吏兼医。淄川(今山东淄博)人。1559年进士。得《医便》,于巡按陕西时辑刻(1569),补入见闻治愈,厘为两卷,翻刻者众多。后经刘藩伯补订,再刻于湖南,书名《增刻医便》。万历间又经王三才
①相气十法之一。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浅淡与深浓,以了解疾病的虚实。《望诊遵经》:“色浅淡者谓之微,色深浓者谓之甚。微者正气虚,甚者邪气实。自微而甚,则先虚而后实;自甚而微,则先实而后虚。”②形容同类性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