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牛奶浆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卷一方。人参、防风、黄芩各一两,细辛一两半,茯苓五钱,茺蔚子二两。为末,水煎服。治目生翳如偃月之状。
【介绍】:见孙纵添条。
病名,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即胞衣不下,详该条。
出清·汪连仕《采药书》。为杜鹃花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四方。棉子八两,升麻、炮姜各四钱,白术一两,半夏八钱。为末,砂糖炒烊和丸,每服二钱,空腹米汤送下。治感伤寒冷而成寒积,腹中疼痛,喜按,喜暖,口吐清水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。即大健脾丸,见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射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由阳邪盛实致四肢动作、步履失常。《素问·阳明脉解篇》:“四肢者,诸阳之本也,阳盛则四肢实。”《类经·阳明病解》:“阳受气于四末,故四支为诸阳之本,阳邪刚盛,故步履变常也。”
出金·陈文中《小儿病源方论》。脏腑惊证之一,详脏腑惊证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