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修昆仑证验

修昆仑证验

养生类著作。清·天修子著,成书于道光丙午(1864)。本书集中阐述了作者在养生实践中自创自练的“揉法”和学得的“晒法(即日光浴)”。在“揉积论”中,认为“凡百病证皆以气血为主,通则无积,不通则积,新则积小,久则积大,不论大小内外病证,果能揉之,使经络气血通畅,病无不愈。”作者尤其重视“揉颊车法”,指出“一身血脉皆直,惟颊车十二经血脉汇走屈曲交互,易致滞积,颊车耳门下之钩骨,此处一通,内外上下皆无壅塞。”这种方法,简便易引,值得养生实践的参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肺风痰喘

    证名。出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指小儿感冒风寒,入于肺经,以致痰气阻塞于肺而致喘疾。”身热在表为肺风,气促不息为痰喘”。临床表现为喉间,咳嗽不得舒畅,喘急不止,面青潮热,啼哭惊乱。可见于支气管肺炎、毛

  • 胎赤眼

    出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。即眼胎赤。见该条。

  • 老母虫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蛴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乘腭症

    病名。多由心经火毒上冲致上腭肿起,色红疼痛;或有白膜,饮食吞咽有碍;或身发寒热。《喉舌备要》:“此症发于上腭红肿者多起白膜,黄膜者少,有核用针,无核不刺。”治宜泻火、解毒,清热消肿。可选用玄参、连翘、

  • 时贤

    【介绍】:唐翰林学士。长于产科,撰有《产经》2卷。

  • 烦热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本病论》等篇。指心烦发热,或烦躁而有闷热的感觉。在外感热病中,属于表证者,为邪热不得外泄;属于里证者,为里实热盛;若大便不通,少腹满而烦者,系燥屎内结所致。内伤杂病中,可见于肝火旺盛、

  • 跌打内伤

    病症名。即打扑内伤。详内伤条。

  • 湿水肿

    病证名。指湿邪引起的以下身为重的水肿。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:“下身肿者,腰脐两足皆肿也。病因脾经湿热所成。”宜急用利水化湿之剂,外敷贴脐法,内服沉香琥珀丸。

  • 蒲棒花粉

    见《新疆药材》。为蒲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消翳散

    ①《证治准绳·类方》第七册方。川芎、羌活、旋覆花、防风各二两,甘草、苍术、楮实、楮叶各一两,菊花、枳实、蝉蜕、木贼各二钱半。为末,每服二钱,茶水调下。治暴赤眼。②见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三。即龙胆饮子,见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