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剖部位名称。出《灵枢》。位于舌部及舌骨之后,形如一树叶,柄在下,能张能收,呼吸语言时会厌开启,饮食吞咽或呕吐时,则会厌关闭,以防异物入气道。《儒门事亲》卷三:“会厌与喉上下以司开阖,食下则吸而掩,气
痰证之一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。其症痰出如稀涎。因脾虚不运而致。方用参术健脾丸。参见痰证条。
补法之一。亦称补脾、益脾。治疗脾虚、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。用于面色萎黄、疲倦无力、饮食减少、食后腹胀、大便稀薄,舌淡苔白,脉弱等脾气虚弱证候。常用党参、莲子、白术、茯苓、山药、薏苡仁等药。方如参苓白术散
针刺麻醉法之一。是在鼻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。即按针麻要求在鼻针刺激点上针刺以进行各种手术。临床上根据肺主皮毛的理论选取鼻部肺穴为各种手术的基本穴;并根据手术部位选取相应刺激点作配穴。操作方
《外台秘要》卷六引《延年》方。前胡、大黄、炙枳实各七分,桂心、干姜、吴茱萸各五分,茯苓四分,芍药六分,炙厚朴、陈皮各十分,杏仁七十枚。为末,蜜和丸,梧桐子大,每服七丸,服后稍停饮酒任性,以气宣下泄为度
见《药物学大成》。为番泻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方。生山药八钱,金银花五钱,生白芍六钱,炒牛蒡子、甘草各二钱,黄连、肉桂(后下)各一钱半。水煎服。治下痢赤白,腹疼及噤口痢。若单赤痢,加生地榆二钱;单白痢,加生姜二钱;血痢,加鸦胆子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宋代医家。钱塘(今浙江省)人。与徐叔响为兄弟。精于医术,当时有人称宋代有“五绝”,徐道度之医术为其中之一绝,足见其医术之精。
见《本经逢原》。即浆水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翳膜下生向上,谓之逆翳。”详逆顺生翳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