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人草
出《职方典》。为凉粉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职方典》。为凉粉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温病条辨》卷一。即加减玉女煎,见该条。
病名。泛指咽喉部有异物感。《赤水玄珠·咽喉门》:“梅核气者,喉中介介如梗状。”《古今医鉴·梅核气》:“梅核气者,窒碍于咽喉之间,咯之不出,咽之不下,核之状者是也。始因喜怒太过,积热蕴降,乃成厉痰郁结,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香附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医学纲目》。指惊风而挟有痰者,临床特征为在惊厥发作的同时,眼黑而气短促。多因肺为火热所锢,痰气郁结,风木鸱张,所谓“金囚木旺”所致。宜以熄风豁痰为治。如羚角钩藤汤加减。
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考》。即经来下肉胞。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明党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疡医》卷三。即牙痈之别名。详牙痈条。
见艾卷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《婴孩病源论》1卷,已佚。
十二剂之一。用寒凉药物组成,具有治疗热证作用的方剂。参见寒能制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