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广州军区空军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百眼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千针万线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目视一物为两的证候。出《灵枢·大惑论》。亦作视一为二证、目视一物为两候。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邪其精,其精所中不相比也,则精散,精散则视歧,视歧见两物。”指汇聚于目中五脏六腑之精气,中邪而失却协
疮疡的内治法则之一。见《外科辑要》。即根据疮疡所生部位,属何经络,在内治方药中加用引经药物,使药力直达病所,易于奏效,为传统用药经验之一。根据疮疡发生在人体部位的不同,各经用药如下:如太阳经,上加羌活
证名。出《灵枢·五味》。又称口渴。①指自觉口咽干燥之证。多因肺胃有热,津耗血少所致。也可因水湿、痰饮、瘀血阻滞,或脾虚不运,或肾阳虚衰不能化气,使津液不能上承而致肺胃有热者,渴喜冷饮,便秘溺赤,苔黄脉
用活血药或结合理气药以祛除瘀血的治法。详祛瘀活血条。
真气与邪气的合称。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:“阴阳往复,寒暑迎随,真邪相薄。”《素问·离合真邪论》:“真邪以合。”
《素女经》:“女人阴深一寸曰琴絃。”即阴道内一寸处。
证名。手气的别称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肩臑肘臂腕手病源流》:“手肿痛,或指掌连臂膊肘腕俱痛,为手气也。”详手气条。
以陶瓷碎片代针称陶针,或称瓷针。《本草纲目》:“以瓷针治病,亦砭之遗意也。”参见陶针疗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