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五:“其疽大如鸡子,形象犹如紫李,只肿不红,内串经络之间,流注骨节之内,遍身痠疼百节疼痛。”治同无头疽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青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三十六黄之一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鸡黄者,遍身爪甲并青黄,多语,梦寐或见鬼神,时自言笑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一:“病人面目俱青,好向暗处眠卧,不欲见明,手舁衣服,状如鬼神,望见黄花生者,此是鸡黄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国信。萧山(今浙江萧山)人。平时注意搜集禁方,著有《伤寒要约》、《伤寒要格》,均佚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香云。安徽环溪人。究心医术,临证得心应手,为贫人治病,每不取报酬,撰有《医余别论》一书,未刊刻。
病证名。属月经过少症型之一。多因素体阳虚,阴寒内生,化气生血功能不足,冲任血少所致。症见经期血量过少,色淡或黯,质稀,形寒畏冷,小腹冷痛,喜得温热等。治宜温经养血。方用大营煎(《景岳全书》:“当归、熟
证名。①指疼痛横连胸膈。《证治要诀·膈痛》:“膈痛与心痛不同,……膈痛则痛横满胸间,比之心痛为轻,痛之得名,俗为之称耳。”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膈痛多因积冷与痰气而成,宜五膈宽中散,或四七汤加木香、桂
出清·亟斋居士《达生篇》。指胎产而言。因其为生人之始,故名原生。
配穴法之一。出《卫生宝鉴》。有“从阳引阴”和“从阴引阳”二法。专刺各经井穴。前者从足太阳井穴至阴开始,按经脉流注依次取足少阴肾经、手厥阴心包经……等各经井穴,刺完十二经。后者从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开始,
正骨器械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七。用熟牛皮一块,长五寸,宽三寸,两头各开两孔,夹于伤处,以棉绳穿之,紧紧缚定。适用于肩部骨折、断碎,尤其是肱骨颈部的骨折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