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五逆

五逆

指疾病过程中的五组逆证。①内证之五逆。《灵枢·玉版》:“腹胀身热,脉大,是一逆也;腹鸣而满,四肢清,泄,其脉大,是二逆也;衄而不止,脉大,是三逆也;咳且溲血,脱形,其脉小劲,是四逆也;咳,脱形,身热,脉小以疾,是五逆也。”又:“其腹大胀,四末清,脱形,泄甚,是一逆也;腹胀便血,其脉大、时绝,是二逆也;咳,溲血,形肉脱,脉搏,是三逆也;呕血胸满引背,脉小而疾,是四逆也;咳,呕,腹胀且飧泄,其脉绝,是五逆也。”《灵枢·五禁》:“热病脉静,汗已出,脉盛躁,是一逆也;病泄,脉洪大,是二逆也;著痹不移,肉破,身热,脉偏绝,是三逆也;淫而夺形,身热,色夭然白,及后下血,血笃重,是谓四逆也;寒热,夺形,脉坚搏,是谓五逆也。”②指痈疽外证误治后出现的五组逆证。《灵枢·玉版》:“其白眼青,黑眼小,是一逆也;内(音义同“纳”)药而呕者,是二逆也;腹痛渴甚,是三逆也;肩项中不便,是四逆也;音嘶,色脱,是五逆也。”证见五逆,显示病情危重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雷头风内障

    病名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俗称雷头风。分大小雷头风,多因风火挟痰引起。初患时头旋恶心呕吐,继之则憎寒壮热,状如伤寒,头目肿痛,不能忍耐,两耳若雷鸣,风动轰轰作声,故曰雷头风。治宜祛风、泻火、涤痰。用

  • 伤寒医诀串解

    书名。6卷。清·陈念祖撰。作者融会诸家学说,以串解的形式为主,阐明其个人研读《伤寒论》的心得,冀使读者对《伤寒论》诸篇有一个纲领性认识。原书缺漏不全,后经其侄陈道著补订刊行。

  • 阴阳循环一小周天

    气功功法。为小周天的全称。详该条。

  • 李用粹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惺庵条。

  • 麻疹诠

    参见小儿则条。

  • 目常有应日而发

    见清·王子固《眼科百问》。指目病有每月周期性复发的规律者。古人认为与三阴三阳随月消长有关。

  • 血经

    出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。即月经。详该条。

  • 红南瓜

    见《中药大辞典》。为桃南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血疬

    瘰疬之一种。①指瘰疬之并发感染者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核痛红肿者名血疬。”②瘰疬之形大不移者。见清·梁希曾《疬科全书》。症为瘰疬初起仅一二核,形同覆杯,推之不动,若失治可渐增大,宜服调血化核丸。

  • 人体部位名。指高起丰满的肌肉群,如脊椎两侧的肌肉或髂嵴以下的肌肉部分。《黄帝内经太素》卷八:“足太阳之脉……从髆内左右别下贯胂(《灵枢·经脉》原作“胛”。《太素》、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、《素问·厥论》王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