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西医判
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。
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。
出《素问·五脏别论》。即胞宫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,指小儿夏令发热,软弱而发黄的证候。《卫生宝鉴》:“小儿身体蒸热,胸膈烦满,皮肤如溃橘之黄,眼中白睛亦黄,筋骨痿弱不能行立。此由夏季之热加以湿令而蒸搏于经络,入于骨髓,使脏气不平,故脾逆乘心,湿
唐代掌握医术的道士。据传广陵(今江苏扬州)有一木工,病手足挛缩,不能执斧,匍匐行乞于市,遇紫极宫道士,给药数丸,经治而愈。木工叩谢,道士将医方传授木匠,木匠得方,为人治病多愈。
见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·豆科》。为歪头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星阶。浙江绍兴人。本业儒,后习医,精于伤科,著有《伤科秘诀》等书。
证名。清·陈士铎《石室秘籙》:“视各物倒置,人又无病。”参见目妄见、视惑等条。
指子时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夜半而阴陇为重阴。”参十二时条。
方书名。又名:《续易简方》。6卷。宋·施发撰于1243年。作者鉴于王硕《易简方》一书所选之方,失之过简,且对“虚实冷热之证无所区别”,故除对该书选方予以评述外,补充160余方。并对王氏原书中若干不同学
病名。《医学入门》卷六:“……肛门左右别生一窍,流出脓血,名为箄漏。”肛漏之一。
病名。即阴头痈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