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膂
见中膂俞条。
见中膂俞条。
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鹅口疮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坠睛。详该条。
同肾阳虚衰。详该条。
见《青岛中草药手册》。为牛角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张汝珍条。
证名。①指痰中带血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肺咳之状,咳而喘息有音,甚则唾血。”详咳血、嗽血、咯血等条。②指血随唾液而出。多因脾不统血,肝不藏血,或肾水不足,阴虚火旺所致。脾不统血者,伴见心悸怔忡,睡卧不安
病名。见高淑濂《胎产方案》。多因产后气血更虚,风寒湿邪乘虚入胆,郁而化热,蕴蒸胆汁,泛溢肌肤,皮肤色黄,甚者目黄,尿黄如茶汁者,治宜加减阴疸汤(人参、柴胡、白芍、甘草、干姜、半夏、党参)。阳亏者加桂附
解剖部位名。即胸锁关节。
见中西医粹条。
①见《天宝本草》。为青酒缸之别名。②见《贵州民间药物》。为球兰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