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诗词古文>沈千运生平

沈千运生平介绍

沈千运(713—756),吴兴(今浙江湖州)人,家居汝北(今河南汝州)。天宝中,数应举不第,时年齿已迈,遨游襄、邓间,干谒名公。《元结箧中集序》、《书史会要》载:“工文,善八分”。工旧体诗,其诗反对华词艳语,气格高古,当时士流,皆敬慕之,号为“沈四山人”。孟云卿、王季友、于逖、张彪、赵微明、元季川等皆其同调。有诗传世。诗人元结曾编七人诗为《箧中集》,千运为之冠。其诗被称“独挺于流俗之中,强攘于已溺之后”。诗中挽歌别诗多奇语,得后人称许。号为“沈四山人”。>>查看沈千运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沈千运出生寒门,自幼聪慧,发愤苦读,想跳出龙门。天宝(742-755)多次到京城参加考试,但屡考不中。沈千运性行端直,当时又值权臣当道,朝事日非,仕进无门,年近五十却没混上一官半职,遂决意学许由归隐。他在《汝中言怀》诗自述一生困顿穷迫及失意怨怅心境:“圣朝优贤良,草泽无遗族。人生各有命,在余胡不淑。一生但区区,五十无寸禄。衰落当捐弃,贫贱招谤讟。壮年失宜尽,老大无筋力。始觉前计非,将贻后生福。童儿新学稼,少女未能织。顾此烦知己,终日求衣食。”他隐居汝州北山之后,不少诗友去探望,不明白他隐居的原因,想帮他走仕途。他说:“衡门之下,可以栖迟。有薄田园,儿稼女织,偃仰今古,自足此生。谁能作小吏,走风尘下乎。

  沈千运和高适是好朋友,常有诗和。天宝九载(750)高适任封丘县尉,曾来专程造访,临别高有《赠别沈四逸士》诗:沈侯未可测,其况信浮沉。十载常独坐,几人知此心。乘舟蹈沧海,买剑投黄金。世务不足烦,有田西山岑。我来遇知己,遂得开清襟。何意阃阈间,沛然江海深。疾风扫秋树,濮上多鸣砧。耿耿尊酒前,联雁飞愁音。平生重离别,感激对孤琴。高适尊称没有官职的他为“侯”,足见对的尊敬。沈千运隐居汝北之后,曾看望高适,并将诗作《山中作》送给高适:栖隐非别事,所愿离风尘。不辞城邑游,礼乐拘束人。迩来归山林,庶事皆吾身。何者为形骸,谁是智与仁。寂寞了闲事,而后知天真。咳唾矜崇华,迂俯相屈伸。如何巢与由,天子不知臣。离别时高适赋《还山吟》赠行曰:“还山吟,天高日暮寒山深。送君还山识君心,人生老大须恣意。看君解作一生事,山间偃仰无不至。石泉淙淙若风雨,桂花松子常满地。卖药囊中应有钱,还山服药又长年。白云劝尽杯中物,明月相随何处眠。眠时忆同醒时意,梦魂可以相周旋。”对他的隐居表示理解和支持。

  《唐才子传》卷二这样评价沈千运的诗:工旧体诗,气格高古,当时士流皆敬慕之。沈作诗反对华艳时风,追求质朴自然,气格高古,在他周围聚集了王季友、于逖、孟去卿、张彪、赵征明、元季川等志同道合的诗友,形成了一个学派。乾元年间,元结将这七人的诗编成《箧中集》,沈千运在这七人之首。元结认为当世文风“拘限声病,喜尚形似”,“以流易为辞”,“丧于雅正”,而沈千运能“独挺于流俗之中,强攘于已溺之后,穷老不惑,五十余年”大加推崇。明代胡震亨谓沈千运诗“刊落文言,泠然独写真意”(《唐音癸签》),指明了他不事声律彩藻、惟写真情实感的作风。

  至德二年(757),喜欢诗词的李亨继位不久,就派人带着礼品来到汝州请他去京为官,沈却死在汝北山居的家中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鲍令晖

    鲍令晖,南朝女文学家,东海(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南桥镇)人,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,出身贫寒,但能诗文。鲍令晖是南朝宋、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。曾有《香茗赋集》传世,今已散佚。另有留传下来:《拟青青河畔草》、《客从远方来》、《古意赠今人》、《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》等。

  • 倪南杰

    南杰字君立,上饶人。咸淳间,秋贡与选。至元间,省差徽州路学正,官未满归。

  • 胡寅

    胡寅(公元1098年~公元1156年),字明仲,学者称致堂先生,宋建州崇安(今福建武夷山市)人,后迁居衡阳。胡安国弟胡淳子,奉母命抚为己子,居长。秦桧当国,乞致仕,归衡州。因讥讪朝政,桧将其安置新州。桧死,复官。与弟胡宏一起倡导理学,继起文定,一代宗师,对湖湘学派的发展,起了巨大作用。著作还有《论语详说》、《读史管见》、《斐然集》等。

  • 谢克家

    谢克家(1063—1134)字任伯,上蔡(今属河南)人。绍圣四年(1097)中进士,宋朝诗人、书法家。词存《忆君王》一首,见《避戎夜话》。《全宋词》辑录。

  • 冯延登

    冯延登(1175年—1233年),字子骏,号横溪翁,吉州(今山西吉县)人。金章宗承安二年(1197年)中进士。贞祐二年(1213年),担任河中府判官、兼任尚书省左右司员外郎。兴定五年(1221年),进入国史院担任编修官,任太常博士。元光二年(1223年),管理登闻鼓院,兼任翰林修撰。在正大八年(1232年),与元议和时被监押,天兴元年(1232年)被释放,任祭酒,后又任吏、礼二部侍郎。天兴二年(1233年),汴梁被元军围困,冯延登出逃时被元军抓获,投井自杀,卒年五十八岁。

  • 万回

    唐僧。虢州阌乡人,俗姓张。据说其兄久戍辽阳,母忧甚,万回朝往视之,暮持兄书归,因号万回。高宗时得度,武则天时诏入内道场,号法云公。安乐公主将谋逆,回遇之唾曰:“腥不可近!”不久安乐果诛。玄宗在藩,曾私谒万回,回预言玄宗将为五十年太平天子。卒,赐号国公,图形集贤院。

  • 卢挚

    卢挚(1242-1314),字处道,一字莘老;号疏斋,又号蒿翁。元代涿郡(今河北省涿县)人。至元5年(1268)进士,任过廉访使、翰林学士。诗文与刘因、姚燧齐名,世称“刘卢”、“姚卢”。与白朴、马致远、珠帘秀均有交往。散曲如今仅存小令。著有《疏斋集》(已佚)《文心选诀》《文章宗旨》,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。有的写山林逸趣,有的写诗酒生活,而较多的是“怀古”,抒发对故国的怀念。今人有《卢疏斋集辑存》,《全元散曲》录存其小令。

  • 周晋

    周晋(生卒年不详),字明叔,号啸斋,其先济南(今属山东)人,自祖秘起寓居吴兴(今浙江湖州)。晋于绍定四年(1231)官富阳令。嘉熙末淳祐初,为福建转运使干官。累监衢州、通判柯山。宝祐三年(1255),知汀州。晋富藏书,工词。词作多散佚。《绝妙好词》卷三载其词三首,分别为《点绛唇》,《清平乐》,《柳梢青》。

  • 黄复圭

    元饶州安仁人,字君瑞。博学,与张仲举、危太朴以诗鸣于江右,顺帝至正间死于兵祸。

  • 虞骞

    南朝梁会稽人。工五言诗,与何逊齐名。官至王国侍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