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诗词古文>晏敦复生平

晏敦复生平介绍

晏敦复(1120-1191,一作1071-1141、一作1075-1145)字景初。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南宋诗人、正直大臣。官至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。敦复才思敏捷,诗文多已散佚,仅《宋诗纪事》存诗1首,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存奏议2篇。《宋史》卷三八一有传。世称“抚州八晏”(晏殊、晏几道、晏颖、晏富、晏京、晏嵩、晏照、晏方)。>>查看晏敦复的诗词古文

生平

  晏敦复(1120-1191,一作1071-1141、一作1075-1145)字景初。抚州临川文港沙河(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)人。南宋诗人、正直大臣。官至吏部尚书兼江淮等路经制使。不屈于秦桧等人权势,反对议和。 晏敦复是为北宋宰相、著名词人晏殊曾孙。少学於程颐,颐奇之。徽宗大观三年(1109)进士(清同治《临川县志》卷三六)。为御史台检法官。绍兴初,大臣荐,召试馆职,不就。高宗绍兴二年(1132),特命为祠部员外郎,迁吏部,以守法忤宰相吕颐浩,谪知贵溪县,旋改通判临江军。四年,召为吏部员外郎,左司谏,权给事中,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。五年,为吏部侍郎(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卷八五)。

  晏敦复为人刚直敢言。曾弹劾准西宣抚使刘光世强换淮西民田;揭露右丞相汪伯彦之子汪召嗣无德无才,反对派他担任江西盐司(转运使)和袁州知州。其静默如不能言,立朝论事无所避。渡江后,居右省两月,奏宜节约用度及奸臣之子不可重用等24事,高宗夸其“鲠峭敢言,可谓无忝尔祖矣”。

  绍兴八年(1138),金遣使来朝议和,要南宋君臣拜接金熙宗的诏书。晏敦复认为这是奇耻大辱,上疏坚决反对。秦桧力赞屈已和议之说,派人暗中拉拢,许以高官厚禄:“公能曲从,两地旦夕可至”,敦复横眉冷对,曰:“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,况吾姜桂之性,到老愈辣,请勿言。”(后“姜桂敦复”的典故编入启蒙书籍《龙文鞭影》中)以示决不阿附秦桧。他与另外两位江西人胡铨、曾开极力反对,其合力制桧的事在当时颇有影响,此后遂见忌于桧。

  秦桧拜相后,敦复独有忧色地说:“奸人相矣。”当时敦复为吏部尚书兼江、淮等路经制使,桧常不以礼对待他。不久,敦复请外调,于绍兴九年(1139)以宝文阁直学士贬知衢州,提举亳州明道宫,为民做了许多好事,后人立祠祀之。闲居数年,于十五年(1141)卒,年七十一。

  敦复才思敏捷,诗文多已散佚,仅《宋诗纪事》存诗1首,《历代名臣奏议》存奏议2篇。《宋史》卷三八一有传。世称“抚州八晏”(晏殊、晏几道、晏颖、晏富、晏京、晏嵩、晏照、晏方)。

  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曾载:晏敦复作一士大夫墓志,以示朱敦儒(字希真)。朱曰:“甚妙。但似欠四字,然不敢以告。”晏苦问之,朱指“有文集十卷”字下曰:“此处欠。”又问:“欠何字?”曰:“当增‘不行于世’四字。”晏遂增“藏于家”三字,实用希真意也。《宋史》卷三八一有传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许瀍

    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中唐时进士。据传,文宗开成初,尝游河中,忽得大病,不省人事。自言病中尝梦至瑶台,见仙女许飞琼,令其赋诗。梦醒,遂作《纪梦》诗。事迹见《太平广记》卷七〇。《全唐诗》存《纪梦》诗1首,然孟棨《本事诗》、《唐诗纪事》卷五六皆谓许浑所作。

  • 段僧奴

    段功妹。适阿黎氏,遗段宝诗二首,令为兄报仇。

  • 孙欣

    生卒年、籍贯皆不详。芮挺章选诗1首入《国秀集》,为玄宗开元、天宝间诗人。高适于开元末作《别孙诉》诗,原注:“时俱客宋中。”“欣”“诉”同字,或是同一人。《全唐诗》存诗1首。

  • 皇甫湜

    皇甫湜(公元777—835年),中国唐代散文家。引字持正,唐睦州新安(今浙江建德淳安)人。十多岁时就漫游各地,投梁肃,谒杜佑;后又结交顾况,师从韩愈,还求见江西观察使李巽,作书献文,希图荐举,未成。唐德宗贞元十八年(802),湜在长安参加进士科考试,不第。他广为交游,与白居易、李翱、刘敦质等人往来。

  • 屠倬

    屠倬(1781—1828),清代官吏、诗人、篆刻家。字孟昭,号琴邬,晚号潜园老人,浙江诸暨紫岩乡六十都(今诸暨市店口镇琴隖村)人,寄居钱塘。一作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嘉庆十三年进士。知江苏仪征县,在任五年,除盐枭,清疑案,劝民纺织。道光元年(1821)擢为江西袁州府知府,不久改九江府,后因病辞归。工诗古文,诗与郭麔齐名。有《是程堂诗文集》。

  • 吴兆骞

    (1631—1684)清江南吴江人,字汉槎。吴兆宽弟。少有才名,与华亭彭师度、宜兴陈维崧有“江左三凤凰”之号。顺治十四年科场案,无辜遭累,遣戍宁古塔,居二十三年。友人顾贞观求明珠子纳兰性德为之缓颊,旧日文友宋德宜、徐乾学集资纳赎,始得放归,又三年而卒。有《秋笳集》。

  • 王娇红

    生卒年不详,元代人。居蜀。与表兄申纯订生死之盟,不久其父迫其另嫁,其悲愤成疾,终卒。申闻之亦绝食而死。两家遂合葬之。其诗词情感幽抑缠绵。

  • 沈传师

    沈传师(769-827),吴县(今江苏苏州)人。唐书法家。字子言。唐德宗贞元(785~805)末举进士,历太子校书郎、翰林学士、中书舍人、湖南观察使。宝历元年(825)入拜尚书右丞、吏部侍郎。工正、行、草,皆有楷法。朱长文《续书断》把它和欧阳询、虞世南、褚遂良、柳公权等并列为妙品。

  • 张佖

    (930—?)名或作佖。五代、宋间淮南人,一说常州人,字子澄。仕南唐,初为句容尉,曾上书陈治国之道。李煜时征为监察御史,历考功员外郎、中书舍人,改内史舍人。随煜归宋,仍入史馆,迁郎中。工词。性俭朴,人称菜羹张家。煜卒后,每寒食必亲拜其墓,哭甚哀。有集。

  • 郑奉天

    郑奉天,清道光年间(1821~1850)人士。生平不详。以下诗作收录于徐宗干编,海东书院刊印之《瀛州校士录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