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爱字典>诗词古文>魏良臣生平

魏良臣生平介绍

魏良臣生于北宋绍圣元年(1094年)八月二十三日,卒于南宋绍兴三十二年(1162年)四月十七日,年69岁。少年时入建康郡学,与秦桧、范同、段拂、何若等人为同舍生,此五人后皆位至宰相。宣和三年(1121年)良臣25岁,登进士第。初除丹徒尉,以后仕历,据《宋会要辑稿》各门、《建炎以来系年要录》各卷等史籍、别集、方志记载,按年排列于后,凡出处不见上两书者,均为加注。>>查看魏良臣的诗词古文

人物生平

  建炎年间,任严州寿昌令。

  绍兴三年,左从政郎、敕令所删定官。

  绍兴四年,迁都官员外郎。是年十月初三日,以以左宣教郎、吏部员外郎假左朝请大夫、试尚书工部侍郎充奉使金国军前奉表通问使,右武大夫、果州团练使王绘副之。

  绍兴五年正月二十一日,以“奉使亡状”罢吏部郎、奉祠。

  绍兴八年十一月二十二日,以左朝奉大夫行尚书吏员外郎。

  绍兴九年五月一日,迁右司员外郎。九月一日迁左司员外郎。

  绍兴十年十月二十四日,迁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。是年十一月十四日迁尚书吏部侍郎。

  绍兴十一年十月十日以左朝散大夫、吏部侍郎假左正议大夫,吏部侍郎、文安郡开国侯充奉使金国军前禀议使,以保信军承宣使兼阁门事王公亮副之。

  绍兴十三年九月十一日以御吏李文会奏劾,罢吏部侍郎,出知池州。绍兴十五年闰十一月,尚在知池州任内。

  绍兴十九年五月十二日,以敷文阁直学士、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起知庐州,至二十年四月吴逵知庐州,良臣当已罢去此后家居五年。

  绍兴二十五年十一月八日,以敷文阁直学士参知政事。

  绍兴二十六年二月十九日罢参政,以左中大夫出知绍兴府,三月到任,十二月奉祠(参《宋宰辅年表》、《嘉泰会稽志》卷二)。

  绍兴二十八年正月,以资政殿学士、提举临安府洞宵宫知宣州。是年九月二十五日,改知潭州。

  绍兴三十二年正月二十日,改知洪州。四月十七日,卒于任。终左中大夫,致仕转一官,上遗表特赠五官,为左宣奉大夫;九月二十三日,因前知潭州卖官田赏,再赠一官为左光禄大夫。后谥敏肃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采萍

    梅妃(公元710年-公元756年),姓江名采萍,别称:采萍、江妃、江东妃。在今莆田亦称江东妃(兴化平话字:Gang-dang-hi)唐玄宗早期宠妃。多才多艺的江采萍,不仅长于诗文,还通乐器,善歌舞,而且娇俏美丽,气质不凡,是个才貌双全的奇女子。作有《谢赐珍珠》和《楼东赋》等著名诗赋。

  • 袁华

    苏州府昆山人,字子英。工诗,长于乐府。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。有《可传集》、《耕学斋诗集》。

  • 张正元

    张正元(1801--1856),字乃起,号贞甫,清代屏南县漈头村人,道光十二年(1832)壬辰科联捷中式文进士,为屏南分治后第一位中式文进士,与叔张方车(中举后改名张方矩)被时人誉为“一门两进士”、“叔侄同进士”,漈头村成为屏南四大书乡之首。著有“万青堂”时文行世,晚年尤好吟咏,其为诗专主性灵,惜失燹之后,遗稿散失,今其所存者仅什之二三焉。

  • 余善

    善字复初,玉峰清真观道士。

  • 徐彦伯

    徐彦伯(?—714),名洪,以字行,兖州瑕丘人。七岁能为文,对策高第。调永寿尉,蒲州司兵参军。时司户韦暠善判,司士李亘工书,而彦伯属辞,称河东三绝。屡迁给事中,预修《三教珠英》。由宗正卿出为齐州刺史,移蒲州,擢修文馆学士、工部侍郎,历太子宾客卒。

  • 袁金蟾

    袁金蟾,号西川。东莞人。少时从陈献章游。嘉靖间隐居乡中,年八十馀卒。事见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六六。

  • 顾敏恒

    顾敏恒(约1746—约1790)字立方,号笠舫,江苏无锡人。顾敏恒出身于无锡望族顾氏,其家据称为三国吴丞相顾雍之后,明初自苏州迁至无锡胶山,明中期曾有顾可学、顾可适、顾可久兄弟进士。顾敏恒有诗名,与同里杨芳灿齐名,时比之“颜、谢。”乾隆五十二年(1787)进士。自知无吏才请就教职,官苏州府教授,不满三年去世。任上问字者屦满户外。敏恒天才俊拔,善读书,好吟咏,词笔婉丽,骈体文尤古艳。少游贵池,代人撰《昭明太子庙碑》,袁枚叹为六朝高手。著有《笠舫诗稿》及《古文辨体》等集,均《清史列传》并传于世。

  • 杨载

    杨载(1271—1323)元代中期著名诗人,与虞集、范梈、揭傒斯齐名,并称为“元诗四大家”。字仲弘,浦城(今福建浦城县)人。延祐二年进士,授承务郎,官至宁国路总管府推官。杨载文名颇大,文章以气为主,诗作含蓄,颇有新的意境。

  • 醉客

    醉客,失其名,孝宗淳熙十一年(一一八四)曾于临安向一科举失意士人索酒。事见《夷坚志·三志壬》卷五。

  • 费祎

    (?—253)三国蜀江夏人,字文伟。刘备时,为太子舍人。刘禅立,为黄门侍郎,迁侍中。数衔命使吴,应对称职。刘禅建兴八年,转为中护军。魏延、杨仪相恶,祎每谏喻解劝,使各尽其才。延熙中,魏军攻蜀,祎为元帅。累官后军师,代蒋琬为尚书令。迁大将军、录尚书事。封成乡侯。后因岁朝大会,为魏降人郭脩所害。谥敬。